基本信息
姓名: 彭少兵 出生年月: 1962.6
性别: 男 硕/博导: 博导
民族: 汉 开设课程: 农学专业导论(本科生);大田作物研究法(研究生)
职称: 教授 研究方向: 1.水稻高产生理 2.水稻栽培管理技术 3.作物营养生理
学位: 作物生理学博士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speng@mail.hzau.edu.cn
个人简介
1962年6月出生于湖北洪湖,教授。1979-1983年就读于华中农学院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1991年,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德州理工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于1991年10月起就职于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任高级作物生理学家。2010年12月回国,受聘为华中农业大学全职教授。现任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研究中心(Crop Physiology and Production Center, CPPC)主任,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农业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湖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长期从事作物高产生理与栽培管理、作物营养生理与养分管理、水稻光合作用与水分生理、全球气候变化与逆境生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学术成就包括:(1)发现了夜间温度每升高1℃导致水稻减产10%,这一研究结果成为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和制定对应政策的依据之一;(2)揭示了不同时期育成水稻品种的产量演替规律,提出了提高品种对非生物逆境适应性而维持产量潜力的“维持育种”理论;(3)阐明了水稻叶色值与叶片含氮量和光合作用的定量关系,这些定量关系为建立水稻实时实地氮肥管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实地氮肥管技术使施氮量减少25%-30%、增产5%-8%,在中国和东南亚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十年来,同国内十家科研院所合作研究水稻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栽培新技术,其研究成果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目前从事绿色杂交稻、再生稻和直播稻的高产高效生理与栽培技术研究。
1994年任“气候变化与水稻”国际学术大会主席;2000年任“第23届国际水稻科学大会”主席;2002年主持创建了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生理与栽培研究中心; 2006年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资助;2012年荣获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称号和湖北省重大人才工程“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首批培养人选;2012年成为教育部“作物-环境互作机理及其调控”创新团队带头人。
先后在国内外一些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81篇,其中为SCI收录论文149篇。所发表的论文被SCI期刊共引用5345次,单篇引用最高次数达595次,SCI论文的h-指数为39。2002年在《中国农业科学》发表的一篇论文被国内学术期刊引用次数高达1020次,在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的农业科技领域被引频次排名为第10位。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农业和生物科学领域2014年排名第四、2015年排名第六。现任《Field Crops Research》、《Plant Production Science》、《作物学报》和《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编委,曾任《Crop Science》编委。
科研项目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主要农作物高产高效生理基础及栽培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绿色超级稻高产栽培与田间管理技术”;
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作物健康生产理论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发明专利及获奖情况
1996年获得国际农业磋商组织(CGIAR)颁发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2003年获得韩国农村发展局“荣誉科学家”奖;
2004年被美国农学会授予“会士”(Fellow of ASA);
2004年在美国PNAS发表的论文“Rice yields decline with higher night temperature from global warming”被美国《探索》杂志选入“2004年度全球100项重大科学新闻”,排名第68位;
2005年被美国作物学会授予“会士”(Fellow of CSSA);
2005年获CGIAR颁发的“优秀论文奖”。
发表的论文及著作
部分代表性论文:
1. Peng, S., J. Huang, J.E. Sheehy, R.C. Laza, R.M. Visperas, X. Zhong, G.S. Centeno, G.S. Khush, and K.G. Cassman. 2004. Rice yields decline with higher night temperature from global warm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101(27):9971-9975.
2. Peng, S., R.J. Buresh, J. Huang, J. Yang, Y. Zou, X. Zhong, G. Wang, and F. Zhang. 2006. Strategies for overcoming low agronomic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irrigated rice systems in China. Field Crops Research 96:37-47.
3. Peng, S., B.A.M. Bouman, R.M. Visperas, A.R. Castañeda, L. Nie, and H.-K. Park. 2006. Comparison between aerobic and flooded rice in the tropics: agronomic performance in an eight-season experiment. Field Crops Research 96:252-259.
4. Peng, S., G.S. Khush, P. Virk, Q. Tang, and Y. Zou. 2008. Progress in ideotype breeding to increase rice yield potential. Field Crops Research 108:32-38.
5. Peng, S., Q. Tang, and Y. Zou. 2009.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 12(1):3-8.
6. Peng, S., R.J. Buresh, J. Huang, X. Zhong, Y. Zou, J. Yang, G. Wang, Y. Liu, R. Hu, Q. Tang, K. Cui, F. Zhang, and A. Dobermann. 2010. Improving nitrogen fertilization in rice by site-specific N management. A review. 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30:649-656.
7. Peng, S., J. Huang, K.G. Cassman, R.C. Laza, R.M. Visperas, and G.S. Khush. 2010. The importance of maintenance breeding: A case study of the first miracle rice variety-IR8. Field Crops Research 119:342-347.
8. Yuan, S., Y. Li, and S. Peng. 2015. Leaf lateral asymmetry in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of rice plant. PLoS One 10 (6): e0129832. doi: 10.1371/journal. pone.0129832.
9. 彭少兵. 对转型时期水稻生产的战略思考.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2014, 44:845−850.
10. 彭少兵. 转型时期杂交水稻的困境与出路. 作物学报, 2016, 42:31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