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更多>>通知公告
更多>>学术活动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闻动态
“再生稻田多功能油菜免耕飞播技术”观摩与研讨会在蕲春举
发布日期:2020/10/27 浏览次数: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刘涛 通讯员 汪波 蒯婕)10月26日,由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彭少兵教授团队和周广生教授团队联合举办的“再生稻田多功能油菜免耕飞播技术”现场观摩和研讨会在蕲春县赤东镇酒铺村举行。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长惜,蕲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欧阳畅贤,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处长罗昆,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杨朝新,湖北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段志红,湖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叶俊,湖北省油菜办公室副主任鲁明星,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艺师刘芳、华中农业大学科学发展研究院项目管理处处长杨毅等应邀出席,来自广东、四川、安徽、江苏、上海、黑龙江和湖北省油菜主产区科研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农技推广人员、湖北省重点研发项目、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行动项目和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的相关科研人员、种植大户等百余人参加了观摩和研讨。杨毅主持了研讨会。


无人机飞播油菜


无人机飞播油菜、机械施肥、开沟覆土


TAO_8379


无人机飞播油菜细节


无人机飞播,机械收获时秸秆还田覆盖


无人机飞播油菜,机械收获时秸秆还田覆盖

在观摩会现场,周广生教授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再生稻田多功能油菜免耕飞播技术”的源起和发展。自2001年以来,在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和湖北省相关项目的支持下,周广生教授等团队重点围绕稻田油菜土壤条件复杂、前茬秸秆量量大、播期晚等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建立了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的稻田免耕直播油菜高产增效技术体系,分别在长江上、中、下游进行了示范推广,增效显著。此后,由于水稻(主要是长江中游的晚稻、再生稻以及长江下游的一季晚稻)收获期较迟,导致稻-油茬口矛盾加剧,长江流域冬闲田面积居高不下,团队又研究建立了稻田套播油菜生产模式,油菜播种期提前,有效地缓解了茬口矛盾。但由于稻田套播油菜模式存在人工播种和施肥、人工开沟、秸秆处理难度大等系列问题,阻碍了该技术在茬口矛盾大的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周广生教授说,近年来,油菜轻简化、机械化生产相关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人工开沟转变为高效高质量机械开沟;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鲁剑巍教授团队研发的油菜专用缓释肥减少了施肥量和施肥次数、肥料利用率显著提高;近2至3年,无人机性能及播种技术不断完善,油菜也是最适合无人机播种的大田作物。这些新技术给稻田套播油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周广生教授作介绍


周广生教授作介绍

在酒铺村,周广生教授带领与会人员观摩了两种飞播模式。一种是再生稻机械收获、秸秆还田后,采用无人机飞播,机械施肥、开沟覆土;一种是再生稻收获前2到3天内,采用无人机飞播,机械收获时秸秆还田覆盖,然后机械施肥、开沟覆土。与会领导和专家对新技术可行性及实用性给予了高度认可。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上,彭少兵教授介绍了我国及湖北省再生稻生产情况,并重点讲述了“稻-再-油”周年生产模式的优势和发展历程;鲁剑巍教授结合油菜专用缓释肥的研究和使用情况,讲解了无人机飞播技术的优势及关键要点。周广生教授谈到,“再生稻田多功能油菜免耕飞播技术” 是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的完美结合,在应对复杂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以及抢时高效播种等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随着傅廷栋院士提出的油菜多功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彭少兵教授团队研发的机收再生稻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推广面积的快速扩大,该技术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


傅廷栋院士讲话


傅廷栋院士讲话

傅廷栋院士指出,农业生产不能只考虑一季作物的效益,而是要统筹安排好周年生产,走长期、综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油菜具有油用、饲用、绿肥用、菜用、观花用、蜜用等多功能,不仅经济效益高,而且对环境友好;将油菜和再生稻进行复种,在当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更能充分发挥再生稻田等茬口矛盾较大的地区种植油菜的优势和潜力。


肖长惜副厅长讲话


肖长惜副厅长讲话(本组图片由记者 刘涛 摄)

肖长惜副厅长表示,华中农业大学为湖北省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科技兴农成效显著。他强调,当前农业生产受大环境影响大,“再生稻田多功能油菜免耕飞播技术”应对不同环境条件的能力强,期待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开发科学避灾抗灾技术,创建周年高效优质技术模式和绿色高质高效技术,为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再立新功。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也将和华中农业大学的专家们通力合作,齐心合力推动湖北省农业的健康绿色发展。

审核人:周广生


华中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研究中心 CPPC版权所有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邮编:430070 电话:027-87288188